飞牛NAS(fnOS)是近年来基于Debian系统开发的国产NAS系统,主打“免费+轻量化”,适合想用旧电脑改造或追求高性价比的用户。
以下是一些NAS系统的对比(注:数据来源于DeepSeek)
比较维度 | 飞牛NAS (fnOS) | 群晖 (Synology) | 极空间 (ZSpace) | 黑群晖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核心优势 | 免费、旧硬件利用度高、安装相对简单、本土化功能友好 | 系统成熟稳定、软件生态丰富、多用户权限管理精细 | 移动端App功能整合度高、上手简单、适合家庭影音 | 免费、功能强大、可玩性高 |
适合人群 | 有闲置硬件、预算有限、新手入门、注重影视和相册备份 | 中小企业、专业用户、注重数据安全和功能完整性 | 家庭用户、手机重度用户、追求开箱即用 | 技术爱好者、喜欢折腾、追求极致功能和性价比 |
系统成本 | 系统免费 | 系统与硬件捆绑销售,价格较高 | 系统与硬件捆绑销售,价格中等 | 系统免费,但需自行寻找资源并安装 |
硬件成本 | 可利用旧电脑或自配硬件,成本可控 | 需购买品牌硬件,成本较高 | 需购买品牌硬件,成本中等 | 需自配兼容硬件,成本可控但需投入时间调试 |
安装部署 | 较为简单,有官方文档指导 | 非常简单,开箱即用 | 非常简单,开箱即用 | 较为复杂,需要一定的技术知识 |
影视功能 | 自动刮削能力强,海报墙体验好,TV端适配佳 | 功能全面,但部分应用(如Video Station)体验有时不佳 | 影视功能较强,字幕搜索体验好 | 依赖第三方套件(如Jellyfin, Plex),可玩性强 |
相册备份 | 支持AI识别(精度有提升空间)、实况照片 | 功能专业,支持人脸识别和Live Photos,但逻辑稍复杂 | AI识别能力强,支持备份文件夹,条理清晰 | 依赖第三方套件,功能取决于套件选择 |
文件管理 | 分类清晰,支持外接存储和多种协议 | 功能全面但操作有时较复杂 | 条理清晰,支持文件去重 | 功能强大,但设置可能较为复杂 |
移动端App | 超级App设计,常用功能入口直观 | 功能分散于多个独立App,逻辑清晰但部分应用更新慢 | 超级App集成度高,但界面逻辑性有时不强 | 功能取决于所安装的套件和调试程度 |
多用户权限 | 支持多用户,但权限管理较简单(主要分管理员和普通用户) | 权限管理精细,可为不同用户分配不同应用和权限 | 权限管理功能相对较弱 | 权限管理功能强大,但配置复杂 |
Docker支持 | 支持,支持硬件直通,扩展性好 | 支持,生态丰富,限制较少 | 支持,但限制较多 | 支持,可玩性极高 |
远程访问 | 自带内网穿透(FN Connect),无需公网IP | 需自行配置DDNS或QuickConnect,部分功能需公网IP | 自带内网穿透服务 | 需自行配置DDNS、内网穿透或公网IP,较为复杂 |
社区与支持 | 国产系统,中文社区活跃,更新较快 | 官方支持完善,社区庞大 | 官方支持,社区逐渐发展 | 依赖玩家社区,资源丰富但需自行摸索 |
一、PVE 设置虚拟机
1. 下载fnOS镜像
去飞牛nas官网下载镜像:https://www.fnnas.com/download?key=fnos
2. 上传镜像文件
3. 创建虚拟机
4. 选择操作系统
选择前面上传的飞牛nas镜像,因为是基于Debian的,所以系统选择Linux就行
5. 系统设置默认就好了
6. 磁盘选择
飞牛nas至少需要二块硬盘,我们先创建一个系统硬盘,后面的数据盘之后再添加。系统硬盘32G就差不多了(不考虑安装太多额外的应用的话,如果需要的话,后面再扩充也是可以的)。
7. CPU选择
CPU至少2核,类别选择host,这个性能最高
8. 内存设置
内存至少2G
9. 网络设置
10. 设置完成
设置完成,开机启动
二、安装系统
1. 启动等待几秒之后,会进入飞牛 fnOS 安装界面。
2. 选择刚刚分配的磁盘当作系统盘
这里还需要格式化硬盘,要二次确认
3. 确认之后进入安装流程,等待系统安装完成
三、初始化设置
1. 删除光盘、添加硬盘
关机,进入PVE硬件页面,删除ios光盘,然后再添加一块硬盘用做数据盘,这里硬盘大小也设置一个16G就可以了。
2. 初始化fnOS
找到上面的网址,在浏览器中打开,第一次运行需要设置超级管理员账号信息,如:zngw。
3. 设置数据硬盘
打开 系统设置 -> 创建存储空间 -> 选择新加入的硬盘 -> 选择存储模式 然后一步一步完成。
四、开始ssh
1. 控制台登录
飞牛nas保留了ssh功能,在pve控制台中,用初始化时设置的账号密码登录。
2. 修改root密码
sudo passwd root
输入账号密码
New password: 输入root新密码
Retype new password: 再次输入root密码
3. 启用ssh
使用root用户权限编辑 /etc/ssh/sshd_config
# 切换成root用户
su
# 编辑配置文件
vim /etc/ssh/sshd_config
修改配置文件
# 找到 PermitRootLogin no 修改为 yes,启用root登录
PermitRootLogin yes
# 开启密钥验证
PubkeyAuthentication yes
# 添加密钥文件
vim /root/.ssh/authorized_keys
# 修改权限
chmod 600 /root/.ssh/authorized_keys
# 重新ssh
systemctl restart ssh
# 使ssh开机启动
systemctl enable ssh
4. 将主机文件共享给nas
之前讲过 Proxmox VE虚拟机与主机共享文件 共享主机的硬盘。飞牛nas是Debian,默认支持 9p文件系统。
先将nas关机,然后进入pve主机,编辑配置**/etc/pve/qemu-server/虚拟机ID.conf**,在最前面加入
args: -fsdev local,security_model=passthrough,id=fsdev0,path=/home/data -device virtio-9p-pci,id=fs0,fsdev=fsdev0,mount_tag=lvm_data
这里的 path=/home/data中**/home/data**为pve主机上共享给虚拟机的目录,然后启动虚拟机,进入ssh。
# 管理员目录中创建share目录,vol1:储存空间1,1000: 管理员用户目录,share: 需要挂载的目录
mkdir /vol1/1000/share
# 在 /etc/fstab 文件后添加9p 挂载,lvm_data:主机配置文件添加的mount_tag值,/vol1/1000/share:本地目录
lvm_data /vol1/1000/share 9p trans=virtio 0 0
# 设置目录权限,9p文件共享系统是支持文件权限的,zngw为管理员账号
chown -Rc zngw:root /vol1/1000/share
最后,进入nas网页管理,就可以在zngw管理员的文件目录中看到share了,并且与pve主机的 /home/data文件是同步的。后面文件共享、影视、照片目录设置为这个share目录就可以了。
如果有多个目录,可以同样的在每个用户目录下创建需要的share目录,同个 **lvm_data **可以挂载多个目录的。
评论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