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景
丈母娘脑袋里长了个肿瘤要做手术切掉,媳妇要去医院陪床照顾,留下我和16月龄的闺女大眼瞪小眼。
作为一名资深程序员,我习惯性把带娃任务拆解成模块,心想这能有多难?结果24小时后,我45度角仰望天空——妈妈们辛苦了。。
07:00 需求预警
媳妇5点多起床出门去医院,继续睡一会被闺女一巴掌呼脸上醒了,迷迷糊糊看到闺女用手拨弄着我的头发。我一个鲤鱼打挺,比应对生产环境告警还迅速。
泡奶180ml,水温45℃,严格按照说明书按比例配好奶粉和水放进摇奶器,换好尿布湿奶也刚泡好,看着闺女双手抱着奶瓶咕咚咕咚,我内心OS:这需求解决得漂亮。
08:00 早餐开发
蒸蛋听起来简单,但火候控制堪比调试复杂bug。对照视频教程一步一步,第一次就完美如布丁。闺女用勺子敲打餐盘,露出六颗小牙的笑——这比代码通过测试更让人有成就感。

10:00 户外部署
小区儿童乐园中,我成了人类幼崽的专属运维。她摇摇晃晃探索世界,我紧跟其后,随时防止“系统崩溃”。

观察其他带娃的爷爷奶奶,发现个个都是育儿专家。“这个阶段多爬楼梯锻炼平衡”、“说话要看着她的眼睛”... 我默默记下,这比参加技术分享会有用多了。
12:00 午餐上线
豆腐黄骨鱼汤泡饭——叮咚买了菜,回来时菜已到门口,看似简单的需求,背后是大火煎炒、小火焖煮的精细操作,还得照顾旁边一个劲看热闹的小人精。

闺女吃一口吐一下,边吃边玩,还吃了一身,我领悟到:这和产品经理改需求一样,你得保持微笑,不断迭代。
12:50 午睡编译
看着媳妇哄睡挺轻松的啊,为什么到我这就成技术挑战了。在床上又蹦又跳的,按着她睡一下又爬起来,自己装睡她会跑过来拨弄几下,最后陪她各种玩,玩累了突然就趴被子上突然安静,呼吸变得均匀——那一刻,比第一次成功部署服务器还激动。
15:00 下午茶补丁
睡醒冲奶180ml,她抱着奶瓶的样子像极了debug时喝咖啡的我。果然是人类幼崽,都需要定期补充能量。
16:00 室内系统优化
陪玩是门学问。把各种东西弄散打乱、喜欢有声光的小玩具、追着小球来回滚动... 这些在我看来单调的活动,却是她认知发展的关键。我试着用她的视角看世界,突然理解为什么她总对抽纸巾乐此不疲——确实解压。

18:00 晚餐迭代
晚餐煮了稀饭,炒了牛肉,她的那份再用开水稍微煮一下,再把牛肉撕成小块。这次她吃得格外香,小手捏着一小块一小块的牛肉往嘴里送,虽然擦的满脸都是油,但至少入口率提升到70%。果然用户反馈是优化产品的最佳途径。
20:00 系统关机
晚上喝了奶和她妈打个视频电话,挂了电话后,闺女就造反了,可能想她妈了,也可能知道晚上要睡觉妈妈不在还是怎么的,就一个劲的哭哭哭,怎么都哄不好的那种。抱着走、唱歌、拍背... 各种方法试遍后我俩都大汗淋漓,最后可能是哭累了,趴在我肩头睡着了。就像系统进入死循环似的,最后把资源耗尽“关机”了。
看着她的睡脸,我忽然意识到:带娃和编程其实很像,都需要逻辑、耐心和不断学习。但带娃没有文档、不能回滚,而且这个“系统”每天都会自动更新,给你新的挑战。
22:00 深度反思
等她熟睡后,终于有自己的时间,把家里收拾一下,我却累得只想瘫着。想起媳妇日复一日这样的付出,平时我还偶尔抱怨她在家“不就带个孩子”。此刻我只想说:老婆辛苦了,带娃真累。
带娃24小时,我收获了黑眼圈、酸痛的腰背,还有闺女黏着我的依赖。这个“项目”没有版本号,但每天都是最新release;没有KPI,但笑容是最佳奖励。
早点休息,希望晚上不要大闹,明天还要继续调试更新后的“人类幼崽系统”。
评论区